杨保东:克服四种不良倾向 持续加强自我改造
勇于自我改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进行自我改造,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特别是《周恩来同志有关共产党员加强自我改造和党性修养的论述》,是共产党人党性原则、道德情操、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和体现,是我们加强自我教育、自我锤炼的思想武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永远无止境,永远都是进行时。党员干部加强自我改造,要克服四种不良倾向:
第一,自我改造要克服“当局者迷”、“讳疾忌医”的不良倾向,做到自省自警、勇敢面对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恩来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究其原因,在于“人总是容易看到人家的短处,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是自我改造的难点所在。如何突破?
一要贵在自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改造的程度如何主要决定于自觉性。党员干部理应是社会人群中的先进分子,如果自我预防、自我净化能力不足,时间久了,思想和心灵也会形成污垢,行为也会失范。党员干部只有增强自我改造的自觉性,更加自觉坚定、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改造,才能时刻保持警醒,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闻过则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周恩来同志曾指出,共产党人是靠集体生活的,一个人如果平常批评不得,或者不将心事告人,这个人的短处或弱点就很难在平时得到补救。这种人不犯错误则已,一犯就会摔大跤,犯大错误。千万不要把别人的意见归咎于“别人和我过不去”,要正确认识到别人的批评是对自己的帮助,要做到闻过则喜。党员干部只有欢迎上级、下属、群众的批评、乐于接受批评,不因为“丢面子”感到不高兴,不舒服,才能客观地、深刻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才能知错就改,针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和解决。
三要勇于面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党员干部在自我改造中,要打消思想顾虑。周恩来同志在谈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时指出,预料到一些人会担心因严格的自我剖析而失掉个人威信,影响工作,甚至引起别人的嫌弃。对此,周恩来认为,这正可以促进你自己的反省,等到人家改变了态度欢迎你的时候,你就会得到安慰,彼此之间就会团结得更好。
第二,自我改造要克服“隔靴搔痒”、“蜻蜓点水”的不良倾向,做到严字当头、求真务实
一要敢揭疮疤。自我改造要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一直以来是我们不断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的有力武器。历史无数次证明,什么时候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弘扬得好,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从自我批评开始。只有自己勇揭疮疤,且欢迎医生动刀,才能根治疾患,保证健康成长。周恩来一生反复动员别人进行自我改造,他自己也总是现身说法,高标准地严格要求自己,给人以榜样、示范,让人倍感亲切,深受教育。他正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
二要敢讲真话。周恩来同志主张讲真话,即使是讲“过了火”的真话也要听。唐代皇帝李世民,能听魏征的反对意见,“兼听则明”,把唐朝搞得兴盛起来。他认为,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尚且如此,何况共产党的同志之间,就更应该能说真话、听真话。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见事见人见思想,做到真深实、杜绝假大空;要动真格有辣味,不为人际关系所累,敢于向好人主义说不,真正红红脸、出出汗,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
三要刚柔并济。从自我改造的方式看,要刚柔并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剖析问题要直击要害,帮助改造要和风细雨,不能粗暴,这样气才能顺,心情才能舒畅,才能接受帮助。周恩来同志强调,帮助人不能给人“上大课”,知识分子最怕别人给他“上大课”,要促膝谈心、解开心结,做到相互监督、相互指导、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第三,自我改造要克服“纸上谈兵”、“虎头蛇尾”的不良倾向,做到戒骄戒躁、持之以恒
一要头脑清醒,知错就改。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起而行之做一件。有错就改才能赢得公信。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要面子”的心理,勇于面对和改正自己的不足,避免自圆其说,将不足加以掩盖,或找客观理由和借口来搪塞,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自己陷入被动,造成不良的影响。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后,认真分析问题根源,深刻剖析原因,采取正确的措施,立行立改自我完善,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服。
二要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加强自我改造,是践行“两学一做”的重要内容。改造自己就要做到以学促做、知行合一。要避免只说不做,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现象。有的不是针对做合格党员的差距来学,而是应付检查、装饰门面,甚至学过就忘,缺少方向感;不是真心实意地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而是为了表现给领导和群众看,三分钟热情,过后却依然故我。要践行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在明确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同时,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才是硬道理的根基,时刻自省有没有重视对群众的承诺,是否开了“空头支票”、搞光说不练的假把式,避免失信于民。
三要坚持不懈,善始善终。人生有限,知识无限,改造不完。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弘扬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的精神,坚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时刻拧紧思想“螺丝”、上紧党性“发条”,多从自身找原因,多从主观查问题,多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处理好知与行、说与做、大与小、表与里这“四对”关系,做到知行合一、说到做到、由小到大、表里如一,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保持思想定力、政治定力、廉洁定力、战略定力。
第四,自我改造要克服忽视小节、因小失大的不良倾向,做到举轻若重、慎独慎微
严是爱,松是害。党员干部加强自我改造,要严字当头,守住小节,按照“六大纪律”要求,严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一言一行和道德底线。要净化“三个圈”:
一要净化生活圈。一位哲人说过:“八小时以外干什么,往往决定一个人成为什么”。“生活圈”是一面镜子,能够直接地、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和情趣追求。有的同志认为,“生活圈”是个人私事,涉及个人隐私,不愿接受监督。党员干部的“生活圈”不是纯粹的私人范畴。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履行“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义务。《党纪处分条例》对“生活纪律”做出了严格要求。党员干部没有“八小时以外”,不能把“隐私”当作拒绝接受组织监督管理的“挡箭牌”,而应把净化“生活圈”当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落实到行动中。
二要净化社交圈。有的党员干部把社会交往看作小事,觉得大家一起吃吃饭、娱乐娱乐、互相帮帮忙,没什么大不了的,党组织也不应该进行干涉。大家应当看到,朋友有高下之分,交往有损益之别。交友受益,前提是交往正常、健康。习近平总书记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并作重要讲话的情况时,告诫党员干部:时刻警惕成为被围猎的对象。近年来,许多干部落马都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被“围猎”。党员干部掌握着权力,不可避免“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温水煮青蛙”现象就会产生,一些人不知不觉就被人家请君入瓮了,成为别有用心的人眼中的“猎物”。要分清交往界线,严守“当官发财两条道”,做到“官商两道、清水之交”。
三要净化家庭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党员干部的家风与作风党风紧密相连,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党纪处分条例》中“廉洁纪律”部分,就是对党员干部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的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净化家庭“生态环境”,积极倡导勤俭、朴素、正派、清廉的良好家风,以好家风打造和谐幸福之家。(作者系南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