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楚天风纪】“十进十建”全覆盖 纪法教育见实效

时间:2021-04-16 16:46:21 文章来源:襄州区纪委监委

2020年以来,襄阳市襄州区纪委监委按照省、市纪委监委统一部署,把党规党纪和监察法规宣传教育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全局中去谋划和落实,创新方式方法,积极传递党的声音,深入推进“十进十建”工作全覆盖、见实效,从思想教育和制度防范层面有效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一、精心谋划,科学安排

一是周密部署,强化指导。制订下发《“十进十建”活动方案》,翻印1000多份《“十进十建”活动工作手册》发放给全区各级党组织,方便基层照“册”施工。以拉练、现场会等形式,多次组织协调相关单位搞好交流学习观摩,深入基层共同策划推进工作的措施与办法。

二是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区委带头落实“十进十建”工作,区委书记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带头讲廉政党课。区委常委会对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党章党规党纪、中央省市相关会议和文件、上级通报的典型案例做到即时学、经常学,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完善中心组学习、重大决策前学习法纪条文或文件精神等制度,为全区作出了示范。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经常过问、督办工作落实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有力传导了压力。

三是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选择部分单位、学校、企业和村(社区)等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以示范“点”的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如古驿镇依托古驿社区打造镇级廉政教育展厅;区供电公司构建“廉连看”互动式日警日省廉政教育平台;田家炳中学通过教师板书比赛、原创廉政歌曲展演、学生手抄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双沟镇刘大湾村打造以“莲·廉”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荷塘。

二、因地制宜,“进”“建”并举

一是丰富工作载体。综合运用各种平台,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开展党规党纪和监察法规宣传教育。积极发挥多媒体宣传渠道作用,借助微行襄州、襄州手机报、云上襄州等“指尖”平台,在电视台开设《清风襄州》栏目,建好“襄州区纪检监察网”,强化对党规党纪和监察法规的宣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创文等工作,在农村(社区)打造“四个一”宣教平台,即一个群众文化舞台、一面廉政文化墙、一个宣传橱窗、一个廉政图书角,部分村(社区)还积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宣教阵地,如峪山镇柏店村建设“警钟长鸣”文化小广场,张湾街道红星社区建起廉政文化长廊;拍摄《洁身自好》等7部廉政公益广告,在广场、户外显示屏等地方滚动播放;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开展党纪法规知识测试、竞赛、演讲等活动;各地各单位宣讲团开展党纪法规宣讲430多场次;向社会发放党纪法规辅导书籍、宣传手册40000余册。

二是用活宣教资源。因地制宜借力丰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充分调动全区宣传教育资源,深入推进“十进十建”工作。充分利用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资源,编印《襄州区村组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及政策解读》,每年更新区警示教育基地案例,2020年以来拍摄多部警示教育片。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如区文化和旅游局发挥文化惠民演出队、戏曲下乡演出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小分队、智能广播“村村响”“三队一响”优势,利用纪律宣传“大蓬车”开展巡演、巡放、巡播。区文化馆打造《监察法》襄州方言快板书,区豫剧团编排豫剧《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廉政小品《诱惑》《审舅舅》等节目,通过“文艺轻骑兵”走乡串村演出170余场次。充分利用农民画、快板、民俗文艺剧等当地干部群众喜爱的形式,为党纪党规和监察法规宣传教育注入“新鲜活力”。如峪山镇民间艺术家将抽象的监察法转化成了群众愿意看、看得懂的监察法系列漫画展。

三是统筹推进“进”“建”。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党委(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一案一教育”函告制和定期监督检查制度、“监企共建”制度、“两学一做”学习制度、党校(行政学院)学习培训制度、领导干部任前纪法知识测试制度等制度,初步建立开展“十进十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明确责任,强化督查

一是明责任。将“十进十建”工作内容逐项细化分解到36个责任单位,明确36个单位担负牵头责任,明确各地各部门党委(组)担负主体责任,明确各镇(街)纪(工)委、各纪检监察组担负监督责任,形成党委(组)统一领导、纪委协调督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党员干部群众全员参与支持的工作格局。

二是勤督办。分批次组织开展“十进十建”拉练活动,让大家在观摩中找差距抓落实。每半年组织专班对“十进十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镇(街)纪(工)委、各派出纪检监察组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三是强考核。把“十进十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组)主体责任清单,纳入各镇(街)纪(工)委、各派出纪检监察组绩效积分制考评内容,制定《襄州区“十进十建”工作量化评分细则》,严格监督检查考核。对工作迟缓、成效不显的单位,及时予以通报、约谈。截至目前,有3个单位因工作滞后、排名靠后被点名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