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说案明纪 > 正文

襄阳“市民问政”将改版――话题更具体 效果更突出

时间:2012-09-19 16:09:01 文章来源:襄阳纪委监察局
        从襄阳“市民问政”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市民问政”以每周一次的高频率连续在襄阳电视台直播了六期,此后将转入常态化阶段。

  前6期“市民问政”犹如一注强心剂注入襄阳古城,提升了政府执行力,激发了市民参与问政的热情。

  这6期“市民问政”有两大特点:一是直播频率高,二是话题都是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不仅涵盖医疗、教育、交通等与百姓日常切身相关的话题,也关注到了环境问题,如汉江保护,另外还涉及了服务企业的话题。高频率的集中“问政”,充分体现了襄阳市委、市政府对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高度重视。“市民问政”是治庸问责纵深推进的四大举措之一,也表明襄阳开展治庸问责的决心。“市民问政”话题直播6期之后又将怎么继续进行?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改革创新?总体而言是拓宽渠道、去粗取精、不断完善,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多渠道征集话题
        对于话题的征集,将主要通过四个渠道:

  1. 襄阳政府网开辟专门的窗口“我有话对政府说”,征集市民认为应该提请问政的话题,提交建议与意见,也可以在这里直接报名参与电视节目现场问政。

  2. 襄阳政府网将对市长信箱中近一个季度的信件进行整理,汇总10大问题排行榜,作为下一步问政话题的参考依据。

  3. 12345公共服务热线将每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进行整理,也汇总一个10大问题排行榜,作为下一步问政话题的参考依据。

  4. 《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楚天快报》等平面媒体运用各自媒体的优势从其他方面征集话题。

  最终这些问题将报送给“市民问政”工作领导小组,从而选出后续的话题。

  话题细化、具体化

  “市民问政”转入常态化后,选题上较前6期将更细化、具体化。市纪委副书记彭志新表示,前6期的话题比较大,一个话题涵盖好几个小话题,节目篇幅较大,问题不够集中。以后的选题会切入得小一些,比如可以就市容保洁等具体问道拿出来做一期。

  这样改了以后,相应的嘉宾面貌可能也会有所改变,前6期通常都是8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局长、老总到场,以后话题细化后,可能就是一个局到场。但这并不是说常态化以后就弱化了,而是局长、老总带着他的班子到场,各科的科长到场,这样对问题的回复可能会更具体、实在,更有针对性,而市民则可以对问题进行深挖,把问题问透。

  引入场外提问

  襄阳政府网在“市民问政”活动中主要承担了征集建议与意见、选拔市民代表的工作。从前一阶段的情况来看,有些市民在网上提问很积极,但涉及到愿不愿意到直播现场去提问时,有的市民就拒绝了。主要是觉得到现场对职能部门的领导面对面的提问风险很大、压力很大,“要是被哪个领导记下了,以后可是防不胜防啊,毕竟他们手里有权”。为了消除市民的担忧与顾虑,常态化后的“市民问政”将引入场外提问的形式,市民可以通过在襄阳政府网上提问和电话提问两种方式参与,可以留言提问,也可在直播过程中即时提问。

  全方位整改督办

  在“市民问政”这台戏中,政府、市民各占一边,中间是媒体(网络、电视、报纸等),总的来说,媒体穿针引线,搭建了政府和市民面对面沟通的平台,担当了媒介的角色,所以在每期节目播出后,在问题的整改督办上,媒体亦将继续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各大媒体将对整改措施进行立体化的报道,襄阳政府网上有“市民问政”的专题,除了征集网民建议和直播“市民问政”外,专题中的“回音壁”栏目将对各职能部门的整改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报道;报纸也将整合“市民问政”和“百姓问政”专版,全方面地报道整改情况。

  当然,媒体的督办只是对整改进行一个展示,或者说是曝光,媒体毕竟不是权力机关。所以,纪检监察机关将通过媒体的反映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督办,一方面会督办各职能部门对网民提问的回复效率,另一方面更是会对各职能部门承诺的整改措施进行督办,使问题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

  转入常态化阶段后,“市民问政”电视节目将一月一期,定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晚8点准时播出,同时继续通过襄阳政府网、襄阳广电网、汉江传媒网直播。这样做,一方面是使“市民问政”成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另一方面也避免各单位疲于应付“市民问政”而没有时间去处理实实在在的问题了。这样既能让“市民问政”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百姓生活中保持热度,又给予政府各职能部门充分的时间整改现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