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市民问政”接地气、消怨气、树正气”
部门履职不作为,干部作风“庸懒散软奢”等,是群众和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顽疾”,严重影响党员干部形象、政府威信、城市发展环境。
去年8月以来,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治庸办建立起电视、广播、网站、报纸、微博等媒体联动的“五位一体”问政机制,实施热点问政、现场问责和限期整改,推进问题及时解决。
突出暗访 查找问题动真格
“市民问政”的主题是“听民意、聚民智、促发展”,找准问题是做好“市民问政”工作的前置条件和源头,深入调查采访和吸纳市民广泛参与是节目成败的关键。
但是,不少问题涉及到相关单位和部门利益,作秀还是做实?怎样查找问题?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治庸办领导班子达成共识: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查不得了。发现问题就是成绩,“市民问政”不怕得罪人,突出暗访找准问题,直指事件核心!
为科学遴选问政主题,工作人员围绕干部作风建设,突出整治“庸懒散软奢”,从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信访投诉、12345公共服务热线、政风行风热线和信箱等多个渠道,收集社会热点问题,汇总整理归纳后分批分期对相关职能部门实施问政。截至目前,已就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办事难”、“效率低”等问题举办了“市民问政”电视直播活动30场,《襄阳日报》开办“百姓问政”专栏36期,市政府门户网站开展“在线视频问政”活动29场。
现场直播 分析问题下真功
问题找到后,就应当深入剖析其产生原因,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工作落实。为此,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治庸办以“市民问政”现场直播为抓手,解剖麻雀。
为了防止问题触碰政策红线、单位利益,你推我,我推你,玩“太极”,每期“市民问政”电视直播时,邀请20名市民代表和2名评论员,现场对涉及问题的单位领导提问,不得到明确答复绝不罢休,并对被问政领导表态现场评分,同步在我市多个官方网站直播,接受社会监督。
为了将问题分析透彻,听到涉及问题单位切合实际的承诺,在“市民问政”直播节目中,所有与问政议题有关的市领导和部门“一把手”都被邀请作为问政嘉宾,直接与市民代表面对面交流。在已举行的25场“市民问政”中,已有10名市领导、70名市直部门“一把手”和116名基层单位负责人接受市民代表的问政。
面对暗访短片、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一针见血”的质疑,以及层层深入地解剖各类问题,被问政单位领导在被问得冷汗涔涔的同时,也分析出了一个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督办整改 解决问题见真章
在工作中,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治庸办把努力提高问政实效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理性问政、有效沟通”的原则,制定下发了《襄阳市推进“市民问政”工作常态化实施意见》,就市民本月投诉最多的问题邀请有关部门进行问政,将“市民问政”活动作为促进政风行风大转变的有效载体,形成了常态化“市民问政”工作机制。
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治庸办制定出台了《“市民问政”跟踪督办实施办法》。在每期问政节目结束后,3日内向被问政单位下发问题整改督办函。被问政单位在收到市治庸办下发的督办函后,3日内将书面整改计划和路径图报市治庸办备案。市治庸办组织新闻单位全程跟踪督办,对行动缓慢,落实不力,未兑现承诺,群众满意度排名后3位的单位,实施问责,严肃追究单位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对连续两次督办,仍然没有兑现承诺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实施“二次问政”。对“二次问政”仍然不能兑现承诺的,由市纪委监察局对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全市通报批评。同时,将“市民问政”跟踪督办落实工作情况纳入了各地各单位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考核内容,实施“一票否决”。“市民问政”开展以来,累计问政单位124个,解决问题172个。如今,“市民问政”不仅成为市民与政府交流的平台,更成为政府单位和部门分析问题、探索工作方式方法的第二课堂,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襄阳特色和模式。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