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图片新闻 > 正文

王铭德同志带队到老河口市开展督办调研活动

时间:2014-09-11 10:11:28 文章来源:襄阳市纪委监察局

  

  9月9日下午,襄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铭德带领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王春生、纪委常委王红及办公室同志,到老河口市督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情况,开展新形势下防治“为官不为”问题调研。襄阳市委副书记、老河口市委书记朱厚伦出席督办调研座谈会。

  老河口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桥梁汇报了全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情况和新形势下有效治理“为官不为”工作。市长郑德安、组织部长刘道军、常务副市长武军和部分开发区、乡镇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汇报发言。

  今年以来,老河口市切实按照党中央和中央、省、市纪委的要求,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证,结合实际不断强化四项抓手。一是强化专题教育,形成思想自觉。以中央、省、市重要精神学习活动为契机,开展好责任意识专题教育;以党的第二批群众教育路线活动为契机,组织好“一把手”党课活动;以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为契机,营造出人人讲责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分岗定责,实现共同担责。坚持党委书记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纪检监察机关专司监督职责、基层组织层层履责。三是强化正风肃纪,营造良好生态。抓好党纪教育,普及法规知识;抓好督办检查,确保禁令执行;抓好制度完善,促进工作规范。四是强化“三转”落实,打造反腐铁军。聚焦主业转职能,强化执纪转方式,正己正身转作风。

  王铭德书记在认真听取汇报和发言后,对我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老河口市对待此项工作积极主动,抓得有力度,有声势,要争取走在襄阳市乃至全省前列。

  王铭德书记指出,“忠不忠,看行动”,从行动上看,关键是要在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把“两个责任”落实到位,老河口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关于当前存在的一些“为官不为”的问题,其实是早就存在的,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大环境下,一些“为官不为”的现象就越发的凸显出来。要正确理解“为官”和“有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官有真作为、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原因,为干部成长营造良好的风气和政治生态,要宽容错误,鼓励实干。

  王铭德书记强调,针对“为官不为”的问题,有必要开展一次大讨论,让真理越辩越明。面对社会舆论,要做到“不变”和“要变”。“不变”,即不动摇,树立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坚决态度;“要变”,即要适应新常态。中央出台的各种禁令,反对的各种不正之风,就是要促使各级干部端正自己的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回归自己的本色与本位。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从思想深处改正、作风行为提升,才能赢得真正的改变。

  朱厚伦书记指出,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分析“为官不为”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要围绕主体责任抓落实,形成全覆盖的责任体系和责任机制。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的主责,要反对刮风论、过头论、矛盾论、影响论和运动论,真正在思想认识上与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制度保障到位。真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制度;三是工作落实到位。要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抓好案件查处。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从作风建设和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抓起;四是监督检查到位。在坚持做好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抽查工作;五问题查处到位。重点抓好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腐败问题、作风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朱厚伦书记要求,要围绕监督责任抓落实,做到真监督、严监督、全监督。一是要明确监督对象,既要对下级党委实行监督,又要对同级党委实行监督;二是要突出监督重点,从对象上看,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从内容看,重点是政治纪律执行情况、作风建设情况以及案件查处工作;三是要转变监督方式,做到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科学化,在当前形势下,要利用好网络反腐和舆论反腐的力量;四是要改进监督作风,用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腕反腐;五是要打造监督铁军队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朱厚伦书记指出,要围绕“双为”干部抓落实,重点治理好“为官不为”的问题。“为官不为”的表现主要是:态度不积极,倦为;办事不及时,慢为;工作不求功,庸为;担当不主动,怠为。分析起来,主要有思想认识原因,不愿为;能力素质原因,不会为;工作作风原因,不真为;体制机制原因,不大为;社会环境原因,不敢为。针对以上情况,必须强化党性修养和责任担当,明确职责定位和目标考核,强化明察暗访和治庸问责,优化政治生态和干事的氛围。

  朱厚伦书记强调,要围绕改革创新抓落实,营造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社会政治生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常态。要营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建设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河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