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严惩“蝇贪蚁腐”护民利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要聚焦人民群众可感可及,深化“群腐”整治。
2024年,襄阳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监督执纪问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立足监督“小切口” 做实民生“大文章”
“现在搬进安置房,正好过年能请亲戚朋友来新家热闹一下!”不久前,在老河口市棚改回迁安置交房现场,一名业主高兴地说道。
此前,因房屋拆迁项目建设预算、费用结算等存在纠纷,导致多户业主无法入住、不动产权证办理进度缓慢。
安居乃民生之本,群众有呼声,监督必回应。老河口市纪委监委了解该情况后,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对接,及时协调推动问题解决,回迁安置项目迅速推进,业主们也拿到了期待已久的钥匙。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同样关乎民生、连着民心。
2024年以来,襄阳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坚持县级统筹、乡镇主抓、抓乡促村,精准纠治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混乱、集体资产处置不公、集体资源流失等突出问题,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截至目前,该市全面推广运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864个村完成清查核实,130个村完成数据入库。
“村务公开一目了然,村里大事小事我们都能及时知道。”襄城区纪委监委派出第三纪检监察组走访欧庙镇时,村民张某站在公开墙前查看村务最新内容。
2024年,该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特许经营等6个重点领域,自选19个“小切口”开展专项整治,综合运用包县小分队、协作办案等工作模式全力查办案件,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纠治,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反腐加力度、清风正气在身边。
紧盯群众“忧心事”打好监督“组合拳”
“这两个月,食堂饭菜大不一样!”“荤素搭配,驱寒暖胃又营养。”听说市纪委监委来回访,高新区团山镇福利院的老人们纷纷围拢过来反馈食堂发生的新变化。
去年2月,襄阳市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异常,并将预警信息派发至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经调查,集采购、报账、出纳于一身的福利院工作人员李某在5年间通过虚增采购货物数量、单价等方式贪污公款3.94万元,挪用公款17.42万元。
采取“小切口+小模型”的方式,让数据“跑腿”,让疑点“说话”,市纪委监委通过梳理总结案件特点,倒推问题发现路径,将监督办案经验转化为大数据应用思路,打造海量监督信息“数据池”,搭建中小学食堂、农村“三资”、福利院、殡葬等监督模型,排查问题线索794个。
“水厂改造后,水质变好了,水压变稳了,真是帮我们解决了用水难题!”拧开水龙头,襄州区朱集镇翟湾村三组村民翟世江喜笑颜开。
前不久,襄州区纪委监委在朱集镇调研走访时有群众反映,翟湾水厂水质差、水量小,而且不能全天供水。纪检监察组立即联合朱集镇纪委成立工作专班,监督推动水利部门和镇政府制定解决方案,对水厂进行了提档升级。目前,翟湾水厂改造提升工程正有序推进,襄州区还连通了朱集到翟湾的供水管线。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襄阳市纪委监委督促县(市、区)细化责任分工,实行“一部门一清单”,照单履职、照单落实,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架起干群“连心桥”为民服务“零距离”
“垃圾清运了,现在异味没了,住在这里心情也舒畅多了!”2025年元旦前夕,东津新区居民严先生向回访的市纪委监委干部反馈身边的变化。
去年11月底,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在东津新区下沉遍访时,住在宏泰越秀小区的部分群众反映,该小区新建的幼儿园附近堆放大量垃圾,他们曾多次投诉但仍未解决。在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推动下,东津新区综合执法中心和六两河街道现场办公,查明问题症结后,督办责任单位将垃圾全部清运。
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生。
2024年,襄阳市纪委监委分别从大信访、检举控告事项、12345政务热线等筛选出涉及群众人数多、投诉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交办到有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督促推动问题整改,确保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同时,变“坐等上访”为“主动接访”,12个县(市、区)组建48个流动接访组下沉村、社区一线,摆摊搭设“流动信访室”,市县两级领导班子共开展下沉接访829场次,接访群众958批次,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97个。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们将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让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襄阳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