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紧盯民生痛点难点纠风治乱 确保特许经营活动廉洁高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易杰 通讯员 杨宏斌 毛海栋
湖北省襄阳市纪委监委统筹运用联动监督、片区协作等机制,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为供水工程保驾护航。图为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襄城区某自来水厂了解情况。张凡 摄
湖北省随州市纪委监委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专班,通过定期调度、共同研判,开展拉网式排查,认真梳理特许经营领域存在的问题。图为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垃圾焚烧发电监控中心开展监督检查。 林超 摄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涉及千家万户,是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以来,湖北省纪委监委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作为省级整治项目统一推进,紧盯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医废处置、高速公路等领域,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清风正气在身边。
深入项目现场,一线排查全覆盖
当前,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提速,一大批重点基建工程、新基建项目加快推进,公用事业建设和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迫切需要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2023年下半年,湖北省纪委监委对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特许经营活动廉洁风险防控等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和腐败风险隐患。为此,该省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将特许经营活动突出问题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要抓手,以严实举措有力有序推进,压责任、正作风、优环境、促治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清障护航。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否按照有关要求完善协议要素?”
“目前我局已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与特许经营者完成补充协议的签订。”
日前,天门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项目现场,对该市城管执法局监管的特许经营活动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查找问题是开展专项整治的前提和基础。2024年以来,该省纪委监委通过实地调研督导、印发工作提示等方式,督促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组建专班,紧盯项目立项论证、招标采购、建设运营、履约管理、行业监管等关键环节,深入实地摸排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医废处置、高速公路等6大领域的特许经营项目情况,全面掌握项目底数和经营状况。
“公用事业涉及的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医疗废物处置等特许经营项目,都是离群众身边最近的重要民生事项,必须摸清项目底数、全面排查整改、深化检查抽查,确保整治实效。”该省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负责人介绍。
特许经营的政策性和专业性强,经营时间跨度长,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广泛,仅靠职能部门自查自纠、纪检监察机关定期检查,有时难以找到合同条款、专业流程背后隐藏的问题和症结。
为推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扛起监督专责,与有关职能部门组建联合专班,贯通执纪执法、监督监管,强化工作联动、措施配合,通过定期调度、共同研判,开展拉网式排查,认真梳理特许经营领域存在的问题,务求查深查透、解决问题。
该省纪委监委制定《特许经营项目现场检查要点》,对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与市、县纪委监委分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当面沟通、现场指导,协调解决疑难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各类监督检查共计5854次,以有力监督确保特许经营活动廉洁高效。
严抓重点案件,一查到底强震慑
“巴东县住建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田奇违规插手特许经营工程项目并非法收受钱款等问题……”2024年9月,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8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巴东县田奇案名列其中。
田奇利用职务便利,违规为他人在承揽乡镇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工程监理等工程项目上提供帮助,多次非法收受他人钱款共计146万元。田奇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纪法衔接,坚持行业主管部门行政执法和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同步推进,省市县三级纪委监委从行政处罚案件中摸排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持续巩固行政执法和执纪执法“双查处”工作机制。
特许经营领域具有独特的封闭性、垄断性、排他性,可能存在竞争不充分、运作不透明,在一定程度上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特许经营领域的反腐力度,通过挂牌督办、领导包案、提级办理、异地指定管辖等方式,查处一批重点案件,强化惩治震慑。
“不仅接水入户不要钱了,而且阶梯用水的收费标准都写得很清楚,我们放心多了。”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咸宁市通城县纪检监察干部,隽水镇金泉路沿街商铺店主黎先生表示。
此前,通城县纪委监委在对“12345”便民服务热线投诉进行梳理研判时,收到群众反映该县水务集团违规收取用水报装费的问题,随即成立调查组进行核实。
经查,该县水务集团在用水报装工程验收接入环节以管道疏通费等名目,违规收取1260户居民9万余元。最终,该集团12人受到相应处理。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特许经营活动的突出问题,该省纪委监委坚持以事挖案、以人查案、以案带案,每月梳理新增立案案情,逐案逐人分析研判,筛选19起重点典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确保每一件都查清查透并依规依纪依法处理到位。
在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推动下,各地通报曝光了一批特许经营领域典型案例,组织开展警示教育1709次,持续释放坚决反对腐败的强烈信号。
聚焦民生痛点,一体联动解民忧
“今年天然气价格每方下降了0.66元,一年下来,费用节省了230多元!”家住十堰市郧阳区汉江画苑小区的袁玉琴对回访人员说。
2024年,针对天然气“同城不同价”的问题,十堰市、郧阳区两级纪委监委主动介入,针对燃气供给模式不同、气源结构不同、市场占比不平衡等难点问题,督促各责任单位按照职能职责主动认领问题。最终,将郧阳区居民用气价格下调至与主城区相同,5.2万户居民直接受益。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解决的重点问题。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与信访、网信、“12345”便民服务热线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督促定期梳理投诉举报、“不满意”工单等反映的问题,对特许经营类民生难点问题及时介入、快速核查、跟进督办。
“现在家里自来水哗哗地流得可畅快了,做饭洗澡都省心多了!”看到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金鸡村三组的村民张学龙急忙打开自家的水龙头展示,一股清流顿时倾泻而下。
2024年7月,该区纪委监委干部在调研走访中发现,观音垱镇部分村民还在用水桶、水盆囤水。
得知情况后,该区纪委监委立即召开专题调度会,将观音垱镇加压站升级改造纳入2024年中央财政补助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争取有关部门财政资金65万元,完成观音垱镇加压站升级改造,惠及群众5万人。
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群众满意度回访调查,对群众反映的特许经营活动突出问题,督促有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领办。对实名反映的,围绕问题解决与否、解决程度、是否满意等体现获得感的主要指标,进行全覆盖回访。对群众不满意的,深入剖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
2024年,在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督办下,特许经营领域一大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十堰市规范136家餐饮门店餐厨垃圾收运处理,黄石市部分城区智能水表升级改造惠及4万余户居民,咸宁市清运积存淤泥400吨……真正做到了群众满意、群众认可、可感可及。
健全制度机制,一张清单优化治理
“要建立建设、施工、监理、燃气企业四方联系沟通平台,前置掌握施工建设动态及各类开挖信息,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线。”
日前,松滋市纪委监委组织专班到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督导检查特许经营活动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推动抓整改、建制度、促管理。修订出台了《全市城镇燃气安全巡查监管办法》《松滋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监管措施》等5项燃气制度,强化供气服务监管,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上重点发力,为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湖北省纪委监委制定规范特许经营活动制度机制建设清单,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各领域特许经营制度文件“立改废”清单,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照单推进、销号管理。
该省纪委监委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结合问题排查和案件查办,通过“逐案审核”“类案分析”,梳理跨部门跨行业推诿扯皮问题,深挖根源症结,督促形成了一批制度规范——
出台《关于加强城镇燃气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通知》,有效推动燃气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通知》,促进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提升和城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出台《关于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整治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行质效的通知》,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一厂一策整治方案,有效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
既督部门建章立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又督强化制度执行,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推动各地各部门制定完善制度1491个,其中,推动省直部门制定完善制度34个。
该省纪委监委编写6个领域监督工作指南,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对特许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压实部门责任,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制定6个领域监管手册,提升行业监管能力;推动职能部门建立完善行业系统业务监管平台,同步建立各类监督模型,实现专项整治工作线上流程化运行、图形化展示、标准化管理,促进监管监督机制常治长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5年,湖北省纪委监委将巩固特许经营专项整治成果,坚持当下改与长久治相结合,持续推动解决城市供水、供气,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顽瘴痼疾,推动特许经营领域持续向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