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廉政要闻 > 正文

国家扶贫日 | 平凡故事 伟大传奇

时间:2019-10-17 10:05:29 文章来源:襄州区纪委监委

“70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铿锵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伟大传奇,由一个个平凡的故事汇聚而成。今天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让我们一起通过几个故事,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历程。

闽宁镇:因扶贫而生,为脱贫而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在宁夏银川西南50公里,永宁县以西、贺兰山以东,宽阔的道路指向一个6万多人的小镇。

这个小镇以“闽宁”为名——1997年,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商定在这里组织实施对口扶贫协作,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以两省区简称命名。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历时20余年的闽宁协作由此展开。

上图为闽宁镇建设初期的资料照片;下图为现在的闽宁镇原隆村全貌

“刚搬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我是第一个建房的。我自言自语说了这么四句话,天空无飞鸟,地面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子跑。”谢兴昌是闽宁镇第一代移民,1997年底,他带着全家老小、全部家当搬来时,这里还叫作闽宁村。

从西吉县搬来的谢兴昌,觉得自己选了一条正确的路。他的判断标准非常朴实,第一次来这里考察时,掰了当地种的4个老玉米、4个高粱穗回去,一称,比自家种的整整重了一倍!谢兴昌回到村里,就这么动员了10户村民一起搬到闽宁村。

1998年,搬出来的第一年,谢兴昌在闽宁村改造的沙地上种的玉米能产800斤、900斤。那一年,闽宁村搬来了300多户村民,怀揣希望在这里安家落户。

那一年,福建省给闽宁村派来了专家、教授,教移民种植蘑菇等技术。从打棚、制菌,挨家挨户手把手地教,直到蘑菇卖了,专家们才走。谢兴昌回忆,村里300个蘑菇棚,最不行的也收入了七八千元。

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闽宁村陆续接纳了西海固地区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万多移民,从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荒芜之地,发展成为常住居民6万多人的闽宁镇。

党的十八大以来,闽宁镇驶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一批水电路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投用,菌草、黄牛、葡萄、劳务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建成闽宁扶贫产业园、闽宁产业城两大园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格局。

如今,谢兴昌家宽敞整洁的小院里,桃树、枣树长势喜人。他念叨着,最开始住土坯房,后来换成砖瓦房,再后来换成板房,到如今二层小洋楼,不过是20年间的事。

上图为闽宁镇建设早期开发建设者的住房;下图为现在的村民农家小院

因扶贫而生,为脱贫而建,闽宁镇从无到有、从穷到富,成为中国东西协作和易地搬迁扶贫的样本。

中国大地,这样的生动故事不断上演,汇成波澜壮阔的“脱贫答卷”——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多,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从2012年末到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截至2019年7月,全国已有436个贫困县摘帽,超过10万个贫困村脱贫,交出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单。

十八洞村: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一大早,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村民施全友就接到了游客订餐的电话,他和妻子孔铭英急忙进行菜式搭配,为游客准备午餐。

施全友夫妻俩经营的“巧媳妇”农家乐,原本是自家老宅,以前“雨天在屋里还要打把伞”,如今早已修葺一新。门前空地对着山谷,视野开阔。空地上搭着凉棚、挂着灯笼,十来张小桌前坐满游客。“最多时一天有200多人。”

施全友多年来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做梦都在想穷日子啥时候才能过出头”。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走进农家院坝和乡亲们一起聊脱贫致富。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他希望干部和村民一起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模式。

2014年年初,县里派出的精准扶贫工作队来到十八洞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给每一个贫困户都建档立卡,从精准入手为贫困山村寻找脱贫路。

在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首先是攻破“等靠要”的思想,调动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然后因户施策,甚至因人施策。在他们的帮助下,经过筹划,施全友开起了十八洞村第一个农家乐,地道的农家饭,价廉味美,几乎天天都有游客上门。有一技之长的村民龙先兰养起了蜜蜂,并注册了自己的蜂蜜品牌。会苗绣的村民石顺莲农闲时靠自己的绝活,一个月能多收入1500元。

“有一双手在,只要肯做,就不怕没吃的没穿的。”2018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2000元,130户5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成为全国践行“精准扶贫”理念,脱真贫、真脱贫的一个范例。

每个脱贫故事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国家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施策,对症下药,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找到脱贫“金钥匙”。

云南贡山独龙族:“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从贡山县城出发到独龙江乡,沿群山盘旋而下,一座漂亮、现代的江边小镇让人眼前一亮。

1994平方公里的独龙江乡,号称“西南秘境”,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独龙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千百年来,独龙族群众住茅草房,过江靠溜索,出山攀“天梯”,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才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社会制度的跨越。但峡谷深邃、雪山阻隔,每年有半年时间都是大雪封山,到上世纪90年代,独龙族同胞除了救济粮补贴,还要靠挖野菜、打猎打鱼贴补。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1999年,在高黎贡山3000多米的雪线上,国家投资1亿多元,修通了独龙江简易公路;2014年,投资7.8亿元提升改建独龙江公路,从县城到达独龙江乡的时间缩短到了2小时以内,大雪再也封不住独龙人。独龙江公路上的高黎贡山隧道即将贯通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希望独龙族群众“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云南省成立专项领导小组,32个省级部门参与独龙江乡脱贫攻坚,怒江州里派出100多人的独龙江帮扶队。独龙族人积极响应号召,学开车、学特色农产品种植、学管理、学科技,通过搬迁,盖新房,扶持种植特色农产品等方式,努力甩脱贫困帽子。

巴坡村村民马文军是独龙江乡第一批草果种植户,现如今他种植的草果已发展到60多亩,马文军也成了当地先富起来的人。“村民们都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大家以前是种什么吃什么,现在则是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2018年年底,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当地群众委托乡党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的喜讯。在给总书记的信里,独龙江乡党委欣喜地报告:全乡种植草果近7万亩,产值743万元;公路通百业兴,全乡一半以上的农户都买了机动车;过去独龙族群众结绳记事、治病靠命,如今33名孤寡老人住进敬老院,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为100%,独龙族有了第一位女硕士……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乡亲们回信,祝贺2018年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同时强调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

独龙族群众日子越过越好,不仅是当地跨越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脱贫攻坚不断取得实效的生动缩影。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应着以往的付出,更启迪未来的奋斗。脱贫攻坚战已到决战决胜时刻,艰巨繁重的任务不允许丝毫懈怠。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就一定能啃下“硬骨头”。

不获全胜不收兵。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正在今天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