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廉政要闻 > 正文

制度优势 | 新型政党制度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时间:2020-05-21 12:26:42 文章来源:襄州区纪委监委

   

  5月2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分会场。新华社记者 吕帅 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在人类政党制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在这次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充分体现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彰显了广泛凝聚共识、科学高效决策、凝聚强大力量的制度优势。

  同心战疫彰显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任何制度越是能够经过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越具有生命力,政党制度也是如此。今年5月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高度评价了战疫成果,也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坚定不移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定不移同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风雨与共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感谢。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科学防治新冠肺炎、积极应对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建真言献良策,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各民主党派中央积极行动,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使命担当。作为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8个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心战疫,确保面对疫情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

  代表并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党制度,要与国家追求的发展目标和人民的现实期盼相适应,与其历史文化传统相适应。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既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多党制,能够把“众意”和“公意”统一起来,代表并实现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客观存在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即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

  政党制度优势最终体现为对人民利益的代表性,代表性越广,实现利益的能力越强,优势就越大。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组织;其次,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经济基础上保证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公约数;最后,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平台,其组织原则是协商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在每年召开的两会上,政协委员会通过协商民主制度把不同界别的“众意”表达出来,人大代表通过民主集中制把不同的“众意”综合起来,变成国家意志即“公意”,最终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而两党或多党竞争并不会自动产生一个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只能产生一个最强或较强的“众意”;一党制可以自称代表人民的利益最大公约数,但缺乏“众意”的表达和综合机制。假若选择两党制、多党制,不同政党只能代表部分人利益,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则不容易实现;假若选择一党制,尽管执政党可以自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难以凝聚“众意”,最终会蜕变为代表少数人利益的特权阶层。

  因此,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的各种弊端。这种政党制度既保证了人民不同诉求得以充分表达,也能保证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不受干扰,既实现了政治秩序,也拥有政治活力。

  新时代充分发挥新优势

  精准找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积极开展政党协商。在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共114次,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或出席21次。各民主党派中央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就十九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制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等建言献策。政党协商,既是中国共产党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的过程,也是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了解和接受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过程。推进政党协商,有助于精准找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凝心聚力。作为中国特色的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和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实际上形成了政党合作同心圆。在同心圆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需要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代表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提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监督,确保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民主党派在推进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积极应对区域灰霾污染等诸多环境保护问题上对决策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以来,各民主党派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对口地方一线调查研究,通过提出批评、意见、建议等方式,对脱贫攻坚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处理好两对利益关系,依然离不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祝灵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主任,教授,本文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5月21日理论周刊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