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廉政要闻 > 正文

严防“小吏酿大害”

时间:2021-05-19 08:24:07 文章来源:襄州区纪委监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聂新鑫

  近日,江西省鹰潭市纪委监委通报了贵溪市委宣传部原新闻干事、四级主任科员朱英福案所涉4名干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典型案例。

  看了案例,人们不禁要问,朱英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为原贵溪市委宣传部一般干部,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一个四级主任科员,又如何能涉及局长、副局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

  小人物产生大能量,背后是圈子文化盛行。据办案人员介绍,朱英福调入宣传部从事新闻摄影报道工作后,长期跟随领导出席各种场合,为自己打造了一道“政治光环”。他与贵溪多名领导存在不同程度交往,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利用“政治光环”大搞团团伙伙,逐渐形成以他为首的“圈子”,在干部提拔重用、岗位调整等方面,为圈内数十人向有关领导打招呼,打压排斥圈外同志。“能人光环”发挥到极致后,“实力强、靠山硬、关系广”的朱英福,俨然成为当地“地下组织部长”。

  朱英福严重违纪违法问题集中发生长达10多年,之所以能够坐大成势、为所欲为,充当政治掮客,除其个人原因外,也暴露出一段时期当地存在管党不严、治党不力等政治问题,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没有压紧压实。比如,“好人主义”盛行,一些领导干部面对歪风邪气不担当、不作为,缺乏斗争精神,对朱英福的说情干预、排除异己等问题视而不见或装聋作哑,有些甚至随波逐流、沆瀣一气,形成利益联盟。比如,对领导干部缺乏有效监督,民主集中制执行不严,选人用人存在不正之风,纵容“能人”侵蚀基层党组织,破坏基层治理秩序。

  “小吏酿大害”,“潜规则破明规矩”。朱英福案涉案人员之多、跨度之长、影响之深,严重败坏风气、污染当地政治生态,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一些涉案党员干部反思,当时一度以进入朱英福“圈子”为荣,不需凭借能力和成绩,只要攀附朱英福就可以获得提拔使用的机会,因为他能在领导面前说上话,进入“圈子”就等于踏上了仕途“快车道”。

  查办案件的成本和代价不能白付。回答好“小人物何以产生大能量”之问,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净化被污染的政治生态,是“小吏酿大害”案例带给我们的深刻警示。当地统筹做好查办案件前后半篇文章,一体贯通办案、整改、治理,在查办案件的同时紧盯腐败问题背后的政治问题,深刻反思分析暴露出的管党治党突出问题,开展“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专项整治,督促推动有关党组织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修复政治生态。

  今年是换届之年,省市县乡领导班子陆续开始集中换届。换届选举的风气如何,直接关系到换届成败,关系到能否选出合格的领导班子,对“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既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紧盯重点地区、关键环节,全程从严监督,早敲警钟、早打预防针,勇于向歪风邪气亮剑,对违反换届纪律问题露头就打,保持高压态势,形成震慑效应,又要以朱英福案为鉴,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决杜绝“小圈子”、警惕“小兄弟”、不做“老好人”,防止“小吏酿大害”,确保换届风气清明清正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