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代表的“三农”故事
这些年参加全国两会,刘锦秀的建议大多与“三农”问题有关。今年,她提出了关于支持湖北四大片区农业特色优势种植养殖业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保险等建议。
“走过脱贫攻坚,来到乡村振兴,我和父老乡亲们真切感受到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生活。”刘锦秀说,把父老乡亲的期盼带到人民大会堂,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基层农民代表,刘锦秀为惠农兴农鼓与呼;而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丽最关心“土地”。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陕西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举行。会上,朱晓丽感言:“政府工作报告对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部署,特别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让我倍感振奋!”
朱晓丽从事的是土壤修复和改良研究工作,“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在治理后提升土壤的生产能力,让它成为老百姓的‘饭碗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目前,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非一劳永逸,需要不断的运营投入和长期保护”“建议尽快落实建后管护资金以及农业技术人员的责任”……3分钟的发言时间里,朱晓丽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讲现状、摆问题、提建议。
把更多粮田变良田,中国的“三农”经验也吸引着世界目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助力上合组织农业合作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环节结束后,陕西团9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迪拜中阿卫视记者的问题提给了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
2019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时提出,中方愿在陕西省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
“这一基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在的杨凌小镇落户。这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90年前,西北地区第一所农林高等学府在此创办;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旱区农业发展,在此成立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故事的来龙去脉,吴普特如数家珍。
吴普特现场算了一笔账:“以中亚五国为例,他们的粮食总产量约为0.5亿吨,亩产约为70—80公斤。如果将中国的旱作农业技术在中亚五国全面推广,理论上具有翻两番的增产潜力,也就是增产1.5亿吨。1.5亿吨是什么概念?可以解决全球50%饥饿人口、4亿人的吃饭问题!”
建设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与优良品种推广,田间试验增产60%;为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园区种植农作物150万亩提供技术支持,增产30%……来自杨凌的种子,正在中亚落地生根。
仓廪实,天下足。发言接近尾声,吴普特放慢语速:“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记者 柴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