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靶向纠治群众身边“微腐败” 促清廉村居创建
“2021年3月至9月,某社区党支部委员陈某在为社区居民办理房屋不动产权登记证书的过程中,以办证手续繁琐为由,向群众索取‘辛苦费’,陈某主动将涉案款退还给群众,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日前,襄州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一起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为强化警示教育作用,该区纪委监委督促案发单位党委及时召开“一案一教育”大会,现场通报案情,由当事人现身说法,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讲纪律党课,邀请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对法规政策进行解读,通过说纪、说法、说德、说害、说责放大警示教育效果,不断强化纪律规矩意识。
今年来,襄州区纪委监委把严肃查处群众身边“微腐败”作为清廉村居创建的重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建成联动监督网络。全面建成区纪委监委管“面”、15个镇(街)纪(工)委管“片”、415名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管“点”的纵向全覆盖、横向全贯通的监督体系。紧盯村级工程项目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等重点领域,采取信访举报收集、巡察监督扫描、专项检查聚焦、大数据监督挖掘等重点方式,深挖基层干部对涉农惠农资金雁过拔毛、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问题线索。把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作为引导群众参与小微权力监督,深化清廉村居建设的有效抓手,群众可在平台查询民生资金发放等情况,也可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干部作风不实等问题进行举报。
与此同时,该区纪委监委在各镇街、村(社区)、区直单位安装“正风反腐公开栏”“五务公开栏”510余个,充分利用举报电话、二维码、来信、来访、下沉遍访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线索。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一线,对农业农村、水利、住建等13家重点帮扶单位、64个重点村开展督查检查,了解乡村振兴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是否稳定,开列问题清单,下发督查通报,并定期回访,确保整改成效。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还定期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编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组织全区406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学习,查找风险漏洞,放大警示教育效果。督促案发单位党组织及时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用足用好案例“活教材”,不断拓展治理成效。围绕查处案件暴露出来的监督管理不力、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向案发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重点治理、加强内部监管,完善健全规章制度,及时堵塞运行“漏洞”。
“小微权力”运行不规范,是导致群众身边“微腐败”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该区纪委监委既找“病根”,又开“药方”,督促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完善《襄州区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和流程规范指南(试行)》,按照“一个权力事项、一套工作流程、一张操作图表”,制定“小微权力清单”,明确工程建设、“三资”管理、印章管理事项等5大类23项基层小微权力的工作流程、权力边界、风险等级等,编印《便民服务手册》8000余份发放到村组干部和办事群众手中,让基层干部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成立13个镇级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对村级资金实行统一账户管理。设立13个镇级农村综合招投标中心和1个区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工程项目建设实行分级规范管理。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已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69件,问责84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0人,组织处理64人。
作者:蒋海艳 张一帆 周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