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直 > 正文

第一纪工委监察分局:莫让“批复”阻断农村发展的路

时间:2017-07-04 19:35:48 文章来源:第一纪工委监察分局

  “镇里开会时,三资中心强调过‘村组干部工资要专款专用’,但按照我村以往惯例,村组干部工资并未发放,每年都是打一个‘批复’,各村组自行解决”。在核查组问到黄集村干部工资发放情况时,该村财经委员陈某说道。

  2017年2月,襄阳市襄州区纪委转来“黄集村财经委员陈某克扣小组工资等问题线索”,区纪委派出第一纪工委接到线索后,对此问题线索进行了核查。

  经查,黄集镇财政所、三资中心根据镇组织办提供的村组干部编制,每年按时下拨村组干部工资及办公费用,从2012年至2015年,4年财政转移支付黄集村干部工资286585元,村委给村两委成员、联片会计发放工资221748元,累计截留村组干部工资64837元,用于结算村委招待费和借款等。

  “村里每年年底结账,不给我们发放工资,只给我们打一个‘批复’,让各组组长回去自行解决工资,我们组有5个堰塘承包出去了,每年可以收取3720元的承包费,但这点钱根本解决不了我和联片会计的工资”,该村3组组长赵某向核查组说道。

  “财经委员使用资金不规范,镇、村监督管理不到位,干部工资没有做到专款专用,被村委截留、挪用,各组组长拿着厚厚的一摞‘批复’干瞪眼,心里气鼓鼓的,村委安排工作时,大家都没有积极性,不愿干事情,许多基层工作难以推动”。该村村委委员陈某如是说。

  农村是党的各项政策有效落实的最终归宿,农村“土壤”是否干净直接决定着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能否顺利打通,村组干部最了解各组情况,在群众中有威望,能够带动村民开展工作。一旦组长工资被克扣、截留,势必打击干部工作热情,影响农村各项工作的推动,长此下去,必将阻碍农村的稳步发展,成为农村致富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铲除群众身边微腐败,扫清农村发展路上的一切障碍,我们责无旁贷。经立案审查,结合其他违纪问题,最终给予黄集村财经委员陈某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责令镇三资中心加强对农村村账的监管,确保干部工资专款专用,足额发放,激发村组干部工作热情,为农村快速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