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德同志在全市规范基层执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全市规范基层执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动员会,也是“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专项活动的落实会。主要是为了切实规范基层执法行为,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提供作风和纪律保证。刚才,传彪同志传达了省监察厅、省法制办《关于开展规范基层执法工作的意见》,柳飞同志宣读了市政府办《关于襄阳市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实施方案》,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迅速行动,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为什么”,增强主动性
规范基层执法工作,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实际意义:
(一)规范基层执法是党委政府重要工作部署。规范基层执法是“法治湖北”和“四个襄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是省纪委监察厅、省法制办在全省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在省纪委十届三次全会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同志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规范基层执法行为,集中治理基层行政执法和服务中的突出问题,促进依法行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同志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中也指出,要强化法治化理念,深入推进法治城市建设,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服务政府。我们要通过开展规范基层执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有效增强基层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意识,提高基层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规范执法行为,从而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规范基层执法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廉洁政府,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公共行政权力是否规范有序运行是衡量清廉政府的重要标准之一。推进依法行政和促进执法规范,是打造清廉政府最基本的要求。据统计,我国80%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100%的行政法规和规章,都是由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行政机关能否规范执法,关系到法律法规的权威和政府公信力。当前,我市少数基层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过程不公开、不透明,甚至执法犯法、以权谋私等违法违规问题;执法行为中存在自由裁量权不够细化、执法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增加了廉政风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制约廉洁政府建设。因此,规范基层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强化行政执法权力运行约束,对促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打造廉洁政府至关重要。
(三)规范基层执法是发展的现实需要。基层执法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保障改善民生密切相关。规范基层执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全市通过开展行政权力清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治庸问责等工作,经济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干部作风明显转变、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少数地方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法治意识、宗旨意识淡薄,职责交叉、多头执法、重叠执法仍不同程度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投资者信心,制约襄阳经济发展。自去年8月,全市开展“治庸问责”和“市民问政”活动以来,先后问责党员干部2899人。举办15期“市民问政”电视直播活动,反映的72个问题,相当一部分与行政执法部门未正确履行职责有关。因此,通过规范基层执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法制社会环境,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四)规范基层执法是人民的热切期盼。基层站所作为行政执法的前沿阵地,执法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应该说,我市行政执法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在执法服务过程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对群众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的情况还时有发生,甚至吃拿卡要,故意刁难,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也没有完全杜绝,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因此,规范基层执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就是要引导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查摆和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二、明确“干什么”,提高针对性
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联合制发的《关于开展规范基层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五规范一创建”的工作任务。市政府办《关于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标准。我认为,这就是规范基层执法工作的核心要素。各地各单位一定要认真组织学习,牢牢把握基层执法工作的正确方向,通过有效清理、整治和规范行政执法权力,为推进法治襄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清理执法事项。全面清理行政执法事项是做好规范基层执法工作的重要前提。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开展市、县两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清理规范工作,69家参与清理单位共保留行政权力事项5343项,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权力事项948项,增加遗漏的行政权力事项427项。各级执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单位“三定”方案,对本系统本单位的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职权、执法人员等事项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和认真清理,对没有合法依据的行政执法事项坚决取消,对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机构和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及时清退或调整岗位,对不合理的执法程序、执法权限及时厘清,对于权责不清、主体不明的及时整改。
(二)细化裁量权限。目前,我市一些执法单位已经根据省政府、市政府的要求对自由裁量权进行了细化,但深度不够,必须再细化、再锁定。现在1项行政处罚上限可到10万元,下限只有几千元,弹性空间太大。各执法部门要进一步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标准,对各项行政权力的行使范围、条件、标准等具有弹性空间的内容进行分档设限、明确执行标准,压缩自由裁量弹性空间,重点规范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领域的自由裁量事项。对具体违法行为、处罚种类、处罚标准、处罚幅度等具有弹性空间的内容,要尽可能细化量化,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各基层站所都要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做到“四个明确”:明确责任人、责任科室和联系电话;明确办结时限;明确督办问责机制;明确行政权力运行风险点、廉政监控点和法制监控点。
(三)规范运作程序。各执法单位要将行政执法的各个环节纳入程序化轨道,加强执法工作流程再造,确保执法程序规范、运作顺畅。要强化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以程序的严格规范保证行政执法的实体和结果公正。要规范执法行为,坚决杜绝施暴执法和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发生。要建立健全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将执法的各个环节装进制度“笼子”,置于阳光之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今后,除依法应当保密的执法信息外,要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执法项目、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流程、执法标准和执法结果等事项,以公开促规范,以规范促公正。市建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做法,很有必要,效果很好,值得各行政执法部门学习借鉴。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通过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运用绩效管理、网上管理、电子监察等科技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保证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各基层站所要大力推进“阳光执法”,做到“四个公开”:公开执法依据及标准、公开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决定、公开服务收费标准、公开群众投诉举报渠道。要设立专门的政务公开专栏,每月定期公开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四)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都要平等地予以保护,不得厚此薄彼;对违法行为都要平等地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得畸轻畸重;对同样的情形,都要作出同等处理,做到不偏不倚;对制裁违法行为所采取的手段都要适当,尽量减少对当事人权益不必要的损害,做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要善待当事人,尊重其人格尊严,举止文明,态度公允,用语规范。对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的非主观故意违法行为,以帮助教育为主,限期内整改到位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处罚;对依法需要采取强制和处罚手段的,既要合法合规,又要合情合理。推行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理与疏导结合,对当事人进行经常性教育和必要警示,引导他们自觉依法办事,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五)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是确保执法规范的有力举措。各执法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制、执法督查制和执法评议考核制等规章制度。坚持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全面督导与重点监管相配套,经常组织开展专项执法监察、联合专项检查、执法案卷专项检查、罚款收缴分离专项检查等专项活动。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坚决纠正和查处行政执法中滥用职权、办事不公、假公济私、失职渎职等行为,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严追究。
(六)深入开展创建活动。以广泛深入开展“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基层执法工作提档升级。各执法单位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紧密相关的各类站、所、队等基层执法单位,要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创建活动。坚持“民评民说”原则,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规范基层执法工作的重要标尺。对公开评选出来的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市委、市政府将予以通报表彰。
三、明确“怎么干”,确保实效性
根据方案安排,这次创建活动从现在开始到10月中旬结束,只有不到三个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为发展服务、让群众满意”作为基层站所建设的根本目标,以对党、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突出重点,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强化领导责任。市级成立了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纪委执法室,负责日常工作。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必须指出,各级各类市级执法部门是其基层执法工作的责任主体,对其基层执法工作负有指导、监督和过错承担责任,各单位主要领导是规范基层执法工作第一责任人。因此,希望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坚持重心下移,抓好创建活动。市纪委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要加强对规范基层执法工作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对工作开展不力、人民群众不满意、反映问题较多的地方、部门和基层站所,实行重点督办、挂牌督办;对规范活动期间发现的违法执法、粗暴执法、执法不公、徇私枉法等行为,要从重从严处理,以儆效尤。
(二)强化协调配合。规范基层执法工作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法制办要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新闻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统计部门要配合做好民调工作。通过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希望相关执法部门和单位加强与有关方面的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推进执法工作的共振效应。同时,各地各部门还要把规范基层执法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政风行风评议、治庸问责、市民问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并部署,共同推进。
(三)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微博、手机短信等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的意义,扩大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评判权,使创建活动赢得广泛的民意基础。通过走访、召开恳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四)坚持真抓实改。各行政执法机关和单位要发扬敢动真格、敢于碰硬的精神,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回避矛盾问题。围绕规范基层执法的工作要求,查短板、找原因、抓整改、求规范,努力把基层执法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好,让人民群众满意。要把明察暗访作为督促检查的重要手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善于发现问题,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责任追究力度,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要严格进行问责。对顶风违纪违法的,一律从严查处。
同志们,规范基层执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民心工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以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气魄,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高标准、高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