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撒手锏”
7月24日,省委书记李鸿忠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访谈,就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关键在于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要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担起来。如何确保担责?李鸿忠在接受访谈时特别强调:要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撒手锏”。
所谓“撒手锏”,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的最拿手的本领。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纠正“四风”也到了节骨眼上,当此正风反腐的紧要关头,有责不担当,责任不落实,会给敌对分子抹黑甚至恶意诋毁党的形象以可乘之机,影响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侵蚀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铁腕反腐的宝贵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撒手锏”,通过追责问责夯实责任落实链条,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地生根,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用好责任追究“撒手锏”,首先要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主体”是追责问责的前提。《党章》总纲规定,各级党委要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党章》第八条规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这是党的章程关于管党治党责任主体的明确界定。明确“责任清单”是追责问责的基础。在接受访谈中,李鸿忠把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概括为组织领导之责、立规立纪之责、学习教育之责、监督管理之责、撑腰壮胆之责、以上率下之责。而从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来看,就是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当然,这只是对“责任清单”的宏观把握,还需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立足地方部门和单位实际不断进行深化、细化、实化,形成标准明确、内容清晰、操作简便、程序完备的责任体系,打造分工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使责任落实有章可循,使追责问责有的放矢。
用好责任追究“撒手锏”,要落实“一案双查”制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对那些领导不力、不抓不管而导致不正之风长期滋长蔓延,或者屡屡出现重大腐败问题而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的,无论涉及到谁,只要失职失责都要追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大查处和通报力度,让“顶风上”者感受“高压电”的威力,对“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典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对出现严重腐败案件的,不仅查处违纪违法者本人,还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确保从真追责、从严问责,以严肃有力的追责问责机制来促进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近期,省纪委通报了7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责任追究典型案例,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就充分证明了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的道理。
用好责任追究“撒手锏”,要高擎巡视“利剑”。综合运用常规巡视、专项巡视等方式,把纪律和规矩作为标尺,按照“见事又见人”的要求,着力发现在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以及贪污腐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巡视制度改革,不断探索新办法、掌握新手段、开辟新途径。切实加强成果运用,对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等,强化跟踪问效,强化追责问责,真正发挥巡视的震慑、遏制和治本作用。
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撒手锏”,切实做到真严真查真问责,才能促进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提升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推进责任落实,进而逐步实现“山清水秀”的良好政治生态 。(周泽春)